2016年被稱為金融改革元年,回望這一年,中國在金融業的轉型更為深入,無論是在規范化發展,還是在技術、體制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系列技術創新,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呈現出巨頭涌現、全面開花的景象。
那么,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2016年共計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一、最支持!——國家多項政策出臺

吸睛事件:
①政策一:2016年2月16日,央行、發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若干意見》,專門提及“大力發展應收賬款融資”以及幫助中小企業供應商融資等內容。
②政策二:2016年8月,國家農業部、中國農業銀行為了加速我國農村產業發展,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項目的通知》,該《通知》涉及了供應鏈金融、物流金融等相關內容。
上榜理由:在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大背景下,作為一種創新的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除了金融方面的政策大力支持供鏈金融發展,國家宏觀政策中有提及。比如2016年11月17日商務部等10部門聯合發布的《國內貿易流通“十三五”發展規劃》就有專門章節提及“鼓勵流通企業采用投資基金、動產質押等多種方式融資。
一句話點評:在今年政策的暖風下,供應鏈金融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并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二、最給力!----消費供應鏈金融迅猛發展
吸睛事件:
①京白條:2016年3月27日,京東金融發布了消費金融品牌戰略,宣布其消費金融業務將圍繞著“白條”品牌進一步走出京東,其獨立域名baitiao官網正式啟用。
②螞蟻花唄:2016年8月4日,螞蟻花唄消費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項目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這也是上交所首單互聯網消費金融ABS。
上榜理由:今年消費供應鏈金融發展迅猛,消費供應鏈金融需要強大的數據支撐,因此并是不一般企業所能做的,而電商正是具有強大的數據支撐。
一句話點評:可以說,有了消費供應鏈金融,提前消費全都不是事兒!從消費金融這一金融產品創新看,個人信貸業務是傳統銀行難以全面惠及的領域,建立專業化的個人消費金融系統,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居民個體。
三、最順手!----物流企業布局供應鏈金融
吸睛事件:
①菜鳥:2016年9月18日,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宣布聯合螞蟻金服旗下的網商銀行正式上線供應鏈金融產品,單筆最高可貸3000萬元,從申請到放款僅需3秒鐘。
②普洛斯:2016年8月16日,作為國際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旗下的普洛斯金融控股(重慶)有限公司正式簽約落戶重慶,全面打造國內領先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上榜理由:物流基礎設施服務商通過線下的物流設施對貨物直接或間接地進行掌控,因而在切入供應鏈金融特別是以存貨融資為基礎的業務占據天然的優勢。
一句話點評:這些物流技術設施服務商推出供應鏈金融業務既可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務,又可增強主營業務的黏性,好事兒!但小編覺得很多物流企業打通金融服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四、最強勢!----傳統制造商巨頭搶食供應鏈金融
吸睛事件:
①富士康:2016年6月20日,富士康宣布本年內推出金融科技服務平臺,主要針對的客群是相近供應鏈的企業客戶,幫助他們解決金融問題。
②海爾:2016年6月6日,海融易與青島銀行就P2P資金存管服務達成合作協議。海爾作為實體產業進軍供應鏈金融的標桿性企業,6月30日,海融易更是斬獲“最佳風控創新獎”。
另外,格力、TCL、美的、聯想、海航、新希望六和等行業大佬均開始搶灘供應鏈金融市場。
上榜理由:產業巨頭居于產業鏈的焦點位置,對上下游的商流、資金流有絕對的掌控,所以做供應鏈金融在風控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一句話點評:無論是政策上的供給側改革還是從業務層面的盤活資產、完善供應鏈,傳統企業看到了“互聯網+金融+實業”帶來的一線生機。但是也應看到,金融最終需要服務實體經濟,如果實體企業不能做大做強自己的主營業務,那也會使資金走避實就虛的老路,損害實體經濟。
五、最科技!---互聯網科技公司搶灘供應鏈金融
吸睛事件:
①小米:2016年9月26日,小米科技上線互聯網股權融資平臺“米籌金服”。米籌金服包括支付、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理財、銀行、互聯網股權投融資、產品眾籌等在內的完整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體系。
②樂視:2016年3月,重慶樂視小貸公司揭牌成立,主要開展各類貸款、票據貼現、資產處置以及互聯網貸款業務,以實現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汽車金融和小微金融四位一體和2B2C、線上線下、生態內外三大有機結合。
上榜理由:今年金融科技一度被推向高潮,而互聯企業自身具備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是核心能力,因此其本身就具有無可比擬的供應鏈金融風險防控能力,從而提高國內整體金融技術水平。
一句話點評:“金融科技”給整個供應鏈金融行業帶來一股清風。京東金融作為國內首家金融科技公司不得不說是資產端、交易端、支付端、資金端互聯互通,對傳統金融渠道起到變革、信息共享、業務撮合作用。
六、最需要!---傳統零售迎來供應鏈金融新賽場
吸睛事件:
①永輝:2016年9月,永輝超市發起設立福建華通銀行,并希望通過布局供應鏈金融,穩固產業鏈關系和探尋盈利新模式。
②怡亞通:2016年11月24日,怡亞通在深圳推出“星鏈”系列創新產品,為成千上萬的中小店主解決采購、物流、金融、營銷的傳統商業難題,另外,怡亞通星鏈錢包支付平臺將附加O2O金融服務,助力中小零售商做大做強。
上榜理由:2016年,在毛利低、成本高、傳統零售行業大環境趨冷的當下,不少商超紛紛布局金融業務,希望利用自身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為其產業鏈上的中小門店提供金融服務。
一句話點評:當下,在零售業巨頭中,金融業務收入均已占據相當比重,成為零售企業重要的業務構成。比如沃爾瑪。傳統零售企業如果能夠用好原有的龐大客戶基礎數據,也將極大降低介入供應鏈金融后企業的獲客成本??梢哉f“零售+金融”模式讓“新零售”企業看到了“錢景”!
七、最標準!---行業標準相繼出臺保駕供應鏈金融
吸睛事件:
①《供應鏈金融技術標準定義》在國內發布。2016年9月28日,由國際商會(ICC)主導,全球銀行家協會(BAFT)、歐洲銀行協會(EBA)、國際保理商聯合會(FCI)及國際貿易和福費廷協會(ITFA)共同參與制定的《供應鏈金融技術標準定義》在國內發布。
②存貨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正式上線。2015年年中,國家標準《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正式發布,其落地平臺全國擔保存貨管理公共信息平臺相繼上線,經過一年的完善,2016年9月29日,該平臺宣布,平臺的功能和內涵包括存貨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等在內的功能都有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拓展。
上榜理由:魚龍混雜的供應鏈金融市場,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進入有法可依的階段,對于整個行業發展是很大的利好,相信一些不合規的平臺將被淘汰。
一句話點評:標準可以有效地提高競爭門檻,提升企業在整個行業的規范性。供應鏈金融相關行業標準相繼出臺就是讓概念模糊不清、行業用語不統一、政策無法落地等情況統統有個“說法兒”,但如何深入發揮作用,仍待探索。
八、最賦能!---供應鏈金融成電商B2B平臺業務增長點
吸睛事件:
①歐冶云商:2016年10月14日,歐冶“綠融”正式上線,一小時解決小微用戶融資難題!實現了授信線上化、簽約線上化,業務深度整合,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②東煤交易:2016年6月30日,東煤交易方宣布本年度將重點發力在線供應鏈金融及以可視化物流為基礎的風控體系。推出金單、金保、金倉等產品。
上榜理由:供應鏈金融作為電子商務B2B平臺新的業務增長點和增值點,已經成為我國電子商務B2B平臺發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一句話點評:現在 B2B做供應鏈金融已成為標配。作為平臺型企業,為上下游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是給整個供應鏈“賦能”也是給自己“賦能”!然而,供應鏈金融服務亦對B2B平臺的業務、IT和物流支撐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風控便尤為重要。
九、最安心!---保險或成供應鏈金融增信新方式
吸睛事件:
①京東“送貨龜速險”:2016年11月1日,京東金融宣布上線一款保險“送貨龜速險”,即從11月1日到11月10日期間,凡是在京東商城完成購物下單的消費者,就可以獲贈一份京東金融的“送貨龜速險”。處于同一陣營的京東金融為京東商城打起了“保險牌”。
②螞蟻聯手中華保險:2016年11月,螞蟻金服、中華保險與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聯合宣布,三方就供應鏈金融方面達成合作。螞蟻金服將與中華保險聯手,為科爾沁的大型養殖戶提供貸款等金融服務。
上榜理由:京東金融聯手保險公司為用戶進行理賠,先緩解消費者的等待之痛。而螞蟻金服與中華財險聯合,為農牧產業龍頭企業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通過引入保險企業的增信方式可獲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
一句話點評:供應鏈金融引入險企,這樣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保險保障,同時險企也借此滲透更多的市場當中。就螞蟻金服與中華保險聯手而言,未來,隨著農業企業、牧民對現代化金融服務、電商服務使用的普及,保險服務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
十、最前沿!---區塊鏈技術供應鏈金融
吸睛事件:
①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籌備成立區塊鏈應用分會。2016年12月20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決定籌備成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區塊鏈應用分會,依托區塊鏈技術構建物流供應鏈企業信用機制,解決物流供應鏈上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助力物流供應鏈產業的轉型發展。分會將由區塊鏈技術企業、物流企業及金融企業聯合發起成立。
②物流行業首個區塊鏈服務項目落地:2016年9月,全球最大的貨運代理公司與區塊鏈科技前沿企業BitSE正式簽訂了唯鏈(VeChain)資產管理領域的BAAS服務合同,以區塊鏈技術對貨運資產追蹤管理,此貨運代理公司將借此向全球客戶提供多方參與的領先物流服務??胺Q首個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的區塊鏈服務項目。
上榜理由:供應鏈金融依托于供應鏈,供應鏈本身天然就是多方協作的網狀結構,而區塊鏈具有開放性、去中心化、可追溯性、真實驗證且不能篡改等特征,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供應鏈上多主體信息共享和多主體的交易成本問題。
一句話點評:區塊鏈技術被譽為是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革命之后的新一輪變革,它的影響范圍廣闊,尤其是對金融的各個細分領域,如清算、結算、匯款、支付、風控、估值手段等都將產生深遠影響,它還將重新聯接被物理國界分割開的地域、人群,甚至重塑整個經濟和社會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