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供應鏈真實交易為基礎產生的供應鏈金融得到了高速發展。
國外研究機構Demica統計的數據,從2011年到2013年,國際銀行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率約為30%至40%,在2020年之前,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年增長率將不會低于10%。另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近15萬億,存量市場空間驚人。
供應鏈金融,簡單而言,即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
供應鏈金融機遇在哪?產融結合
小微企業作為實體企業的代表,備受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困擾。一方面,政府、銀行采取措施革新融資服務,但傳統小微企業依然面臨資產抵押物少、授信難、資金流貧乏和真實貿易頻繁相悖的困境。
東方不亮西方亮。當前,互聯網的共享經濟實質盡顯無疑。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網絡信息技術手段,互聯網金融企業擺脫過去以企業規模、經營業績、固定資產為核心的金融服務,轉而從企業真實交易、供應鏈核心企業實力、信用水平為核心切入金融服務,將核心企業交易數據、上下游倉儲和付款等真實經營信息線上實時對接,控制風險。
業內人士表示,供應鏈金融有望成為2017年經濟下一個風口。當前,供應鏈金融初步形成多渠道來源格局,除了銀行、企業自有資金外,網絡小貸等在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成為重要資金入口。
經濟轉型下,實體經濟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中小企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的活力之源。數據顯示,2015年末,全國工商登記中小企業超過20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5400萬戶。此外,中小企業利稅貢獻提升迅速。以工業為例,截至2015年末,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36.5萬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97.4%;實現稅金2.5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稅金總額的49.2%;完成利潤4.1萬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64.5%。中小企業提供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成為就業的主渠道。
互聯網背景下,產業模式更迭迅速,模式創新和服務思維轉換同等重要?;ヂ摼W金融行業,以服務小微企業興起,滿足小微企業短、小、急、頻的融資長尾需求,隨著業務模式的豐富,小微企業板塊無形中弱化。政策大力強調互聯網經濟由實向虛的政策導向下,供應鏈金融是互聯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進一步嘗試,是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供應鏈金融可以解決中小企業供應鏈中資金分配的不平衡問題,打通上下游物流鏈、資金鏈、商流、信息流,提升整個供應鏈的群體競爭力。因此,供應鏈金融,備受中小企業青睞。在“供應鏈金融——電商企業——實體小微企業”產業鏈互利共贏下,可以看到電商供應鏈采購、銷售離不開背后的一眾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對象仍覆蓋實體企業,三者形成協同效應。
供應鏈金融核心是什么?
監管從嚴和資產荒的行業背景下,供應鏈金融依托真實、安全及優質的資產項目源迎來黃金發展期。
目前,市場上的供應鏈金融涵蓋物流、倉儲、多元金融類、若干細分市場等領域。一方面,阿里、京東等在內的電商巨頭依托電商天然流量,優勢明顯。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深化布局。另一方面,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在供應鏈金融上表現同樣不俗。既有悅享金服、銀湖網、木頭人這類平臺,專注深耕醫療、木材等某領域,強化自身優勢,旨在掌握核心競爭力,擴大市場,構筑行業進入壁壘。此外,也有愛錢進、團貸網為代表的企業,集團戰略布局下,業務多元,切入供應鏈金融領域,形成多板塊優勢互補。 越來越多的金融企業涉足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也由簡單的1+N模式,延伸至N+1+N,模式,(1即核心企業,N代表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成員企業)。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無疑機遇和挑戰并存。如何在行業內拔得頭籌,突出重圍,風控和優質資產源很關鍵。風控作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標配,并不陌生。供應鏈金融以實物貿易數據為基礎,因此,平臺提供融資前,要對融資項目的資金償還能力、償還周期、物流倉儲等要素進行風險評估,就離不開大數據等網絡技術手段的應用。相比電商企業,互聯網金融企業風控系統更加專業、強大。大多數平臺通過第三方合作以及自主研發智能風控系統,收集、校驗、整合數據庫,搭建高效的計算平臺,進行風險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