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背景及模式創新

作者:kuparno來源:希財網址:http://www.csai.cn/if/361063.html
文章附圖

  供應鏈金融在近十年來得到迅速發展,主要是由于以下兩個方面原因:


  1.為企業融資開辟了新渠道。中小企業作為一種特殊的企業群體,對經濟增長貢獻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規模的限制,融資難已成為中小企業發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


  由于產業鏈競爭加劇及核心企業的強勢,賒銷在供應鏈結算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企業通過賒賬銷售已經成為最廣泛的支付付款條件,賒銷導致的大量應收賬款的存在,一方面讓中小企業不得不直面流動性不足的風險,企業資金鏈明顯緊張;另一方面,作為企業潛在資金流的應收賬款,其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和利用問題,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新形勢下,盤活企業應收賬款成為解決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重要路徑。


  為銀行開源新通路。供應鏈金融提供了一個切入和穩定高端客戶的新渠道,通過面向供應鏈系統成員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核心企業被“綁定”在提供服務的銀行。通過供應鏈金融,銀行不僅跟單一的企業打交道,還跟整個供應鏈打交道,掌握的信息比較完整、及時,銀行信貸風險也少得多。


  在供應鏈金融這種服務及風險考量模式下,由于銀行更關注整個供應鏈的貿易風險,對整體貿易往來的評估會將更多中小企業納入到銀行的服務范圍。即便單個企業達不到銀行的某些風險控制標準,但只要這個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穩定,銀行就可以不只針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獨立風險評估,而是對這筆業務進行授信,并促成整個交易的實現。銀行通過供應鏈金融即可以拓寬傳統業務又有助于銀行控制貿易融資風險?! 《?、供應鏈金融運作模式


  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相應有動產質押融資模式、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模式三種。


  1.動產質押業務模式。融資企業在正常經營過程中,以其已經擁有的、銀行認可的動產作質押,交由銀行認可的監管企業進行監管,以動產價值作為還款保障,以融資企業成功組織交易后的貨物銷售回籠資金作為融資企業償還我行信貸資金的第一還款來源,并在銀行實現資金監管的融資業務。


  2.應收賬款融資。應收賬款融資模式,是指以中小企業對供應鏈上核心大企業的應收賬款單據憑證作為質押擔保物,向商業銀行申請期限不超過應收賬款賬齡的短期貸款,由銀行為處于供應鏈上游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方式。簡單的說,就是以未到期的應收賬款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的行為。


  3.保兌倉融資模式。保兌倉融資模式,是基于上下游和商品提貨權的一種供應鏈金融業務,該業務主要是通過生產商、經銷商、銀行的三方簽署合作協議而開展的特定業務模式。這種業務模式,實現了融資企業的杠桿采購和供應商的批量銷售,為處于供應鏈結點上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有效解決了其全額購貨的資金困境,同時也使得銀行貸款的風險大為降低。


  三、供應鏈融資存在的風險


  當前,供應鏈金融盡管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中小企業受信中的道德風險。但是,由于供應鏈融資中的中小企業自身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且供應鏈金融參與者眾多,而且可能涉及不同的產業、技術領域,其運作存在的一些潛在風險不容忽視。


  一是供應鏈自身風險,由于供應鏈金融的信用基礎是基于供應鏈整體管理程度和核心企業的管理與信用實力,因此,隨著融資工具向上下游延伸,風險也會相應擴散,如果供應鏈上某一成員出現了融資方面的問題,其影響會迅速地蔓延到整條供應鏈,而核心企業作為供應鏈的最大受益者一定會受到最大的影響。


  二是運營風險。由于供應鏈融資要提供多樣化服務,而且客戶的需要也不盡相同,因此,銀行需要根據不同客戶的具體信息來量身定做金融服務,這就要求銀行要能提供更加靈活的產品和服務。在擴大供應鏈金融運營范圍,提供各種服務過程中自然放大了各種風險隱患。


  三是企業信用風險。針對銀行信用風險及企業的誠信往往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中小企業在采購、生產、銷售數據等方面,可能對銀行采取虛假或不實信息的行為,使銀行無法獲得真實數據,難以有效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無法降低資金的使用風險;供應鏈金融的主辦或開戶銀行可能無法獨立完成對供應鏈所有企業相關數據的調查和分析,也就難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對企業的行業發展前景作出全面、準確的判斷,從而不能準確了解供應鏈的整體情況,這將使其無法根據供應鏈成員的決策和經營,調整相應的信用貸款或服務方案。


  四、供應鏈金融創新及未來發展


  2009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核心企業開始依托電子商務平臺為核心企業的供應鏈協同管理優化提供了技術可行路徑,幾大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蘇寧、京東分別推出了阿里金融、蘇寧供應鏈融資、京東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三種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目前業界已從商流、物流與信息流協同,以及企業間的作業協同等不同角度和層面,對供應鏈電子商務的可能性與實現模式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和探索,將物化的資金流轉化為在線數據并與核心企業對接,在線鏈接供應鏈核心企業、經銷商、供應商、物流公司和銀行,向供應鏈“1+N”全體企業提供更便捷的在線融資、結算、理財等綜合金融服務,實現供應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在線整合,完成供應鏈金融的線上化。線上供應鏈不僅實現了產品和服務的在線化、營銷的網絡化、工作流程的標準化以及風險控制的自動化,更深遠的意義在于為銀行、核心企業、上下游中小企業,以及物流公司構筑了一個開放的、多方交互的、信息共享的、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已經開始推動供應鏈運轉方式的變革。通過貼合供應鏈金融的運作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使得融資審批時間縮短到不到一小時,贖貨審批時間縮短到幾分鐘,銀行資金的獲取從以工作日計變為以分鐘計,大大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熱門文章